向流浪军输送预备兵需要明确几个关键机制:预备兵只能通过预备兵营训练并输送,且输送目标仅限于大型要塞或野外军营,无法直接送往流浪军营地。流浪军本身无法接收外部预备兵支援,其资源获取完全依赖以战养战模式,通过战斗胜利掠夺对手资源及预备兵。常规预备兵输送方式不适用于流浪军,但可通过间接策略增强其战斗力。
预备兵营是训练和储存预备兵的核心设施,需在个人技术研究完成后消耗资源与政令建造,建造时间通常为四个半小时,若在同盟占领的郡内建设可缩短至三小时。一级预备兵营每次可训练2500预备兵,消耗20体力和2500铜钱,训练完成后需派遣运输队伍将其输送至大型要塞或野外军营。运输速度为正常行军速度的300%,到达后自动返回预备兵营,中途可经要塞中转但不占用要塞容量。需注意输送是单向的,无法从主城或分城反向输送预备兵。
流浪军的资源上限固定为120万,施政上限缩减至6个,且无法通过土地或同盟加成获取资源。其预备兵来源仅限于战斗胜利后的掠夺,失败或平局则无收益。若想间接支援流浪军,可采取引导其攻击资源富集目标或削弱其对手的策略。通过削弱目标城池的防守力量,为流浪军创造掠夺机会。流浪军之间可组建最多50人的互助小队,共享视野并借地出征,但无法直接接收外部预备兵。
对于常规势力玩家,若希望最大化预备兵效用,应优先升级预备兵营以增加存储和训练量,同时合理规划运输路线,确保预备兵能快速补充前线要塞。流浪军玩家则需专注于提升队伍战斗力,优先培养高攻城值队伍以高效掠夺资源。由于流浪军营地的隐蔽性,其生存能力较强,但需避免资源枯竭导致无法征兵。双方玩家均需根据自身定位优化策略,常规势力侧重预备兵的高效调度,流浪军则需强化以战养战的可持续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