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塞具有双重战略价值,既是防守体系的核心支点,也是进攻部署的前沿基地。其核心功能包括作为行军中转站、野外征兵点以及攻防作战的驻守地。建造要塞需满足名望4000的基础条件,每增加500名望可多拥有一个要塞名额,消耗资源为木材8000、铁矿8000、石料1万、粮草8000及5个政令,建造时间根据是否处于同盟占领郡分为3小时或4.5小时。选址时应优先覆盖多个城市与资源点,同时需评估周边势力关系以避免战略冲突。
面对系统要塞时,需应对两支LV4守军约8000兵力的防御体系,攻城阶段需在30分钟内清除200点城防值。推荐配置为:主力部队5000兵力负责首攻,2000兵力补刀队间隔5分钟跟进,另配两队攻城值高于1000的拆迁队。作战流程遵循主力触发战斗-补刀清剿残军-拆迁队拆耐久的时序,注意每次攻击会触发600兵力临时守卫。若攻打军营目标,则需应对两支LV5守军共1.5万兵力的更强防御,其500点耐久需要更精准的兵力调配。
当主城在户口位置被沦陷时会生成占地1格的盒子,配合12小时免战机制与同盟交替沦陷可形成永久免战防线。防守方可通过坚守状态调整免战时段,即使被攻陷也能通过储备资源快速脱沦。需注意要塞守军强度约为同级土地守军的70%,但附加的600兵力临时守卫机制要求拆迁队至少保持1000兵力基数。在后期建筑满级情况下,盒子堵路战术能有效封锁狭窄地形节点。
建造阶段需平衡石料等基础资源的消耗与领地发展需求,四级校场是支撑多部队协同的最低要求。野外征兵消耗与主城相同但需额外支付每兵2铜钱,中断征兵将导致资源损失。拆除自有要塞需1小时等待期且不返还资源,决策前需完成周边防御衔接。要塞间的部队调动耗时仅为普通行军1/3,但频繁调兵将加速武将体力消耗,需通过募兵所等级优化征兵效率。
战术协同层面,要塞群应与同盟战略深度绑定。通过共享军机情报协调要塞布局,可构建区域防御网络对抗大规模进攻。在进攻端,依托要塞集结的联军能实施声东击西等复合战术,但需注意NPC建筑守军不受距离衰减机制影响。侦察机制在要塞攻防中尤为重要,提前获取守军兵种构成信息可降低30%以上的战损率,特别是在应对五级军营时,骑兵对步兵的克制关系能显著提升作战效率。
要塞体系的终极价值在于创造战略弹性。通过合理规划建造时序,初期可聚焦经济区要塞建设,中后期转向战略要道布局。大型预备兵营要塞能支持持续作战,但需配套资源采集体系。要塞功能不受主城建筑等级限制,在游戏后期主要提供战术位置价值。最终要塞网络的密度与位置选择,应服务于整体战略目标而非孤立据点争夺,这是发挥其最大效用的核心原则。